霍尼韋爾的交互式導航系統(INAV™) 使得運12F 飛行員可使用圖形化飛行規劃技術修改飛行計劃、航路點列表并進行導航。通過直觀的飛行員界面,INAV 將導航、氣象、地形和交通數據融合到一個顯示器上,并采用分層方式顯示關鍵信息,為飛行員提供了強大的情景感知能力。
運12F飛機可廣泛應用于客貨運輸、海洋監測、空投傘降、航空攝影、地質勘探、醫療救護、人工降雨等多種用途。
與世界同級別的競爭機型相比,運12F飛機在商載、航程、速度及綜合效能等方面優勢明顯。
其優勢不僅體現在更大的客艙容積、更大的商載、更快的速度、更遠的航程、單發能力強、高原適應好等性能,在飛機噸·公里/小時運營成本指標上,運12F飛機是競爭機型的1.3—2倍。
2017年8月31日,編號為B-50AS的中國海監新入列運-12F型固定翼飛機在舟山機場起飛,執行保障金磚會議光纜專項任務,這是該型飛機入列后執行的首架次任務飛行。
運12F的設計工作始于2005年。霍尼韋爾航空航天與航空工業哈飛于2008年1月簽署合作協議:為運12F提供霍尼韋爾*Primus Apex綜合駕駛艙航電系統。
6月29日,航空工業哈飛運12F飛機在大慶薩爾圖機場完成自動飛行控制系統FAA(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)局方評估試飛和AEG(航空器評審)評估,這標志著該系統各項性能滿足FAA局方適航條例和AEG要求。
評估試飛前,公司對5名FAA局方工作人員進行了自動飛行控制系統的地面理論培訓和座艙實習。
五天內,在中國民用航空沈陽航空器適航審定中心的協助下,FAA局方完成了自動飛行控制系統的地面測試和空中檢查,并完成了AEG的飛行訓練和模擬航線科目,系統相關性能得到充分驗證。
在FAA局方工作人員進行自動飛行控制系統地面測試和空中檢查時,藍天下的運12F留下了絢麗靈動的身影。
6月14日,運12F飛機已經在建三江濕地機場完成了自動飛行控制系統CAAC(中國民航局)局方驗證試飛。
運12F飛機所配置的霍尼韋爾自動飛行控制系統可實現自動導航、自動駕駛、飛行指引、偏航阻尼等功能,有效提升人機功效,降低飛行員負擔。
2017年12月,航空工業哈飛完成了自動飛行控制系統調整參數試飛,使該系統性能滿足了設計需求。2018年5月,公司又完成該系統適航試飛,為此次CAAC局方驗證試飛成功奠定堅實基礎。
霍尼韋爾航空航天與航空工業哈飛基于運12F項目的合作由來已久:從2008年簽署合作協議,到如今的適航審定,雙方已經建立了深厚的合作與互信基礎。
運12F的設計工作始于2005年。霍尼韋爾航空航天與航空工業哈飛于2008年1月簽署合作協議:為運12F提供霍尼韋爾*Primus Apex綜合駕駛艙航電系統。
霍尼韋爾航空航天在2010年06月前交付了批設備,順利支持運12F在2010年12月的首飛任務。
2016年12月12日,中國新一代通用支線飛機運12F獲得中國民用航空總局 (CAAC)頒發的型號合格證書;2017年2月22日,運12F飛機又如期獲得了美國聯邦航空局 (FAA )頒發的型號合格證書,意味著運12F已達到了認可的適航標準,為其日后走向市場掃平了道路。
Primus Apex航空電子系統是霍尼韋爾專為渦輪螺旋槳飛機、輕型商務機設計的綜合駕駛艙航電系統平臺。該系統的集成駕駛艙可提供直觀的顯示界面,使飛行員可輕松瀏覽駕駛艙所有信息。
如需詳細了解請點擊:德國工業進口件大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