垃圾分類2019年7月1號正式實施!上海作為擁有4000萬常住人口的特大型城市,每天的生活垃圾清運量近兩萬噸,垃圾量増長與處置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,“垃圾圍城”的困境成為本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巨大挑戰,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,為積極探尋城市生活垃圾處置新模式、新機制,2010年上海世博會“綠色、低碳、環保”的理念啟發下,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,啟動了新一輪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。
可回垃圾
主要包括廢紙、塑料、玻璃、金屬和布料五大類。 廢紙:主要包括報紙、期刊、圖書、各種包裝紙、辦公用紙、廣告紙、紙盒等等,但是要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于水溶性太強不可回。 塑料:主要包括各種塑料袋、塑料包裝物、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、牙刷、杯子、礦泉水瓶、牙膏皮等。 玻璃:主要包括各種玻璃瓶、碎玻璃片、鏡子、燈泡、暖瓶等。 金屬物:主要包括易拉罐、罐頭盒等。 布料:主要包括廢棄衣服、桌布、洗臉巾、書包、鞋等。 通過綜合處理回利用,可以減少污染,節省資源。如每回1噸廢紙可造好紙850公斤,節省木材300公斤,比等量生產減少污染74%;每回1噸塑料飲料瓶可獲得0.7噸二級原料;每回1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.9噸,比用礦石冶煉節約成本47%,減少空氣污染75%,減少97%的水污染和固體廢物。
廚余垃圾
包括剩菜剩飯、骨頭、菜根菜葉、果皮等食品類廢物,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,每噸可生產0.3噸有機肥料。
有害垃圾
包括廢電池、廢日光燈管、廢水銀溫度計、過期藥品等,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處理。
其它垃圾
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、渣土、衛生間廢紙、紙巾等難以回的廢棄物,通常根據垃圾特性采取焚燒或者填埋的方式處理。
生活垃圾分類作為一項利在當代、功在干秋的系統工程,既需要政府部門的統籌與引導,更需要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的積極參與。為了更清晰地說明本市垃圾分類的標準和要求,指導各類場所有效開展垃圾分類,普及分類知識,切實提升分類減量實效,特編制本指導手冊。希望能幫助廣大熱心環保的市民、居住區、企業、單位等進一步了解、支持和主動踐行垃圾分類,為上海的城市文明建設做出貢獻,請大家積極配合!